護航成都蜀繡業發展 專家建議善用知識產權
發布日期:2016-09-10 15:41:53 訪問(wen)次數:2208
各方專家為蜀繡發展支招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9日訊(記者曾燕伶)“蜀繡這一國之瑰寶為何在市場上消失?為什么到博物館去看蜀繡的人也越來越少?”4月29日,來自營銷和法律等專業的人士在成都共同探討蜀繡產業的發展,他們建議蜀繡行業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用知識產權保護蜀繡
“知名的蜀繡產品要注冊商標,有特色的蜀繡繡品要申請專利。蜀繡商家要有前瞻意識,只有保護到位了,蜀繡行業中才能出現國際品牌,蜀繡產業才能趕超蘇繡。”在四川天府蜀繡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安靖模式蜀繡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法律界人士張先生表示,應將蜀繡產業視為一種版權產業,保護蜀繡的知識產權應成為該產業的核心價值觀。
張先生建議,蜀繡產業中的領先企業應盡快牽頭制定行業標準和規范,精確表達蜀繡的內涵并保護蜀繡產品。“蜀繡中的特殊針法和類似于熊貓的特殊圖案就可以申請專利,蜀繡傳人和從業者新開發出的優秀產品也應該積極申請專利”,張先生舉例稱,如用蜀繡繡制著名書法作品并申請專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銷路一定不錯。
多開發日常用品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目前蜀繡產業的年產值為數百萬元,而與蜀繡同為我國四大名繡的蘇繡年產值高達十億元。“據我們調查,賣價在數十元的扇子和絲帕是最暢銷的蘇繡產品,所占市場份額很大”,天府蜀繡公司副總經理王斌說,四川的蜀繡公司很少開發類似的低價位產品。
“現在的蜀繡只有藝術品,蜀繡愛好者最多買兩三副藝術品掛在墻上,一掛就是幾十年,這樣的蜀繡產品怎么會有市場?”這一現象也受到了參會營銷學專家的駁斥,“要想賺錢就只有調整產品結構。”專家建議,蜀繡生產商應開發被單和桌布等日用品,一些低端蜀繡產品也可采用棉布而非蜀錦繡制,以拓寬市場,“甚至可以與服裝廠合作,在一些服裝上繡上小塊蜀繡圖案。這樣做一方面提升了服裝品質,另一方面也讓蜀繡走進了千家萬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