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日期:2016-09-14 10:16:32 訪問次(ci)數:3327
錦里古街目前主要包括酒吧娛樂區、四川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特色旅游工藝品展銷區等幾大部分。錦里集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要求,集中展示和推廣三國宴、四川名小吃、蜀錦、蜀繡、漆器、竹編工藝品、川酒、川茶、川戲、川中草藥等,定期舉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再現蜀地民俗文化,使游客充分體驗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對蜀漢文化和古成都風貌有更深入的了解,留下美好的回憶。
古戲臺將定期上演川戲的經典劇目,戲臺前會定期放映壩壩電影、以特色小攤的方式舉行民間藝人的展演(如糖畫、捏泥人、剪紙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鏡等);熱鬧非凡的民間小吃集市,讓人們親身體驗川西古鎮“趕場”的熱鬧場景;趣味十足的民間婚禮展示,游人可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而情侶們甚至還可以將自己的婚禮儀式搬來錦里舉行,體會一種獨特的、傳統的婚慶方式;民間音樂及戲劇表演、民俗服裝秀更是常年不斷,花樣百出。其他諸如夜晚打更、采用花轎和滑竿等傳統交通工具等多種古韻十足的特色項目,讓錦里重現昔日川西古鎮的生活原貌。
為滿足成都市民對特色休閑生活的追求,錦里還會在街區內按照中國傳統節日舉行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主題活動。如元宵燈會、小吃節、端午吃粽子大賽、七夕情人節主題活動、中秋親友團聚賞月會等等,每一個活動都將成為成都市民的盛大節日。
錦里古街被稱為成都的“清明上河圖”,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其以武侯祠為依托,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的古建筑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灌入四川別具特色的美味小吃融匯而成的美食一條街,沿街的具有現代氣息的酒吧,咖啡屋更給這古香古色的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達錦里已是下午四點過,成都的天已顯暮色。當我立于錦里古街的門口時,那時的第一感覺是錦里并不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繁華,雖然熙攘卻不像是街道,古韻倒是很有一些,所以站在門口卻只覺得錦里是在那厚重的木門與門樓保護下的古樸、幽深的小巷。
進入錦里街時,才真正領悟了什么是別有洞天。外面看似古樸、安詳的店鋪,進來以后才發現是多么的富有活力。在這個街道寬度不足五米的空間里,商業氣息充斥每一角落。每一個店鋪的老板是一身仿古的衣著,神態安然,而游人卻個個神采奕奕,大有一副不把這錦里古街的至寶之物尋覓出來收為己有而不罷休的態勢。朱紅為主色調的古老的明清建筑,承襲了北方的雍容華貴,以己之博大與熙攘的游人、櫛比而立的店鋪,在這成都黯然的暮色和川西厚重的歷史之中安然相處。
再往里面進入些,建筑的特色陡然而變,不再有長長的朱紅的吊腳伸到建筑之外的那份張揚與博大,而是一整排灰白建筑,其韻味簡潔而不失多情,這時才真正體會到為何錦里素有“一瞥麗江”之稱。我也仿佛覺得自己置身于那質樸,悠遠,坦然而立的境界。而這時的街道卻愈發熱鬧起來,活躍的不再只有沿街的店鋪,更有那擺在街邊的攤點。這些攤點,可謂是積聚了天下手工藝術的精華:寶鏡齋的手工檀木和黃楊木作品讓人叫絕,老板的每一刀都刻的精細有形;四川傳統藝術——草編,老板祖傳的工藝能把昆蟲編制得像標本一樣活靈活現;中華一絕的“吹十二生肖”,僅一個“吹”字,就能把玉米煉制的糖吹成各種生肖形狀。此外還有各種現場剪紙、面塑,以其各種質樸的或粗或細的線條,傳統的色調,簡單地勾畫出老成都的市井歷史,讓人在那些惟妙惟肖的經典手工制作過程中看盡了歷史的滄桑,但不變的還是那些永遠不會被人忘卻的經典。
與錦里街的手工作品相比,其街后的美食一條街則更讓現代人感覺美妙:牛肉焦餅、飛牛肉、久久丫、牛肉丸子、八寶蘿飯、軍屯鍋魁、朝鮮族打糕銀耳碎元宵、傣家竹筒飯、擔旦面、燒烤、糖油果子、三大炮……真是能達到“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絕美效果,讓你吃足四川地道的美味,嘗盡川西正宗的佳肴。
晚上的錦里燈火通明,彩燈高高掛起,古時燈會的壯景再現眼前,猶如江南佳麗齊聚一堂,各色燈籠競相爭輝,游人行于街上,立于燈下,住足長思,好似在懷念,在陶醉,在沉吟古時的佳句,燈火闌珊呀。
錦里歸來時你最好去錦繡館轉轉,“善運萬縷千梭煥發蜀都錦史
莫教一揚二益恢弘天府聲光”,純手工的刺繡,把人物,把花鳥魚蟲描繪得惟妙惟肖,買些蜀錦蜀繡倒也是難得的紀念和贈友的佳品。
太多的感慨只能在心中沉淀,文字所能表達的連自己都感到蒼白,錦里歸來竟發現自己離不開她的那份繁華的厚重了,所以就更懷念那些披著歲月痕跡的磚瓦浮雕及精美的工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