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畫(hua)(hua)-- 蜀錦字畫(hua)(hua)--蘭亭(ting)序(xu)
蜀錦--《蘭亭序》 規(gui)格:51*200cm(橫軸) 55*250cm(鏡框)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得到《蘭亭序》真跡后曾命弘文館書人馮承素、褚遂良等人雙勾廓填摹成《蘭亭序》,副本分賜給諸王近臣。據傳真跡隨著唐太宗李世民壽終而成了殉葬品,再也沒有人見到過。由于《蘭亭序》受到眾多王侯文人喜愛,為便于收藏傳承,唐代在成都設置錦官專織蜀錦,蜀錦藝人們潛心制作出了第一代文字錦《蘭亭序》。
今天為滿足人們日趨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再現太平盛世的歷史輝煌,現代蜀錦藝人們采用古人秘籍生產出了第二代文字錦《蘭亭序》。無論是印章還是文字沙筆的處理都極具獨妙,通篇字里行間千姿百態而純出自然,由物超妍被蜀錦表現的淋漓盡致、神韻無窮。
古蜀錦距今有(you)兩千(qian)年歷(li)史(shi),漢(han)唐步入鼎盛時(shi)期,并在(zai)1908年獲得巴拿(na)馬博覽會(hui)金獎,1917 年在(zai)南洋(yang)博覽會(hui)上奪得國際金獎,1937年又在(zai)美國紐約博覽會(hui)獲得“東方(fang)美人”獎。2006年蜀錦傳統技藝被國家授牌為(wei)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工藝設計:
圖樣設計(ji)→意(yi)匠制作→ 挑花(hua)結本→ 過花(hua)→ 編連(lian)紋板(ban) →上機織造。
工藝特點:
1、織物采用緞紋、斜(xie)紋、平紋組織及各(ge)種組織;
2、多(duo)把(ba)吊、多(duo)重緯;
3、梭子引緯 ;
4、雙經軸(甲(jia)經織底(di)乙經間(jian)絲);
5、同時用七把(ba)梭(suo)子(七個(ge)顏色(se))織(zhi)造并根據錦(jin)畫(hua)色(se)彩許揚任意換(huan)色(se),生產可達20個(ge)色(se)彩以上。
錦(jin)畫外(wai)觀特點(dian):
1、色彩明快、鮮艷;
2、畫面具有浮雕感;
3、不同角度欣賞錦畫光線會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惟妙惟肖。